这段内容讲述了十周岁儿童打伤他人时侵权责任的归属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因此,如果十周岁儿童打伤了他人,则由他的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是,如果监护人尽到了监护职责,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十周岁儿童若打伤他人,则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若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则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十周岁的儿童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且法律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所以十周岁儿童打伤他人的,由该儿童的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监 护 人 如 何 减 轻 侵 权 责 任 ?
监护人如何减轻侵权责任?
监护人作为未成年人的保护者,对于其行为所产生的侵权责任,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减轻:
1. 过错推定:监护人存在过错时,推定其存在侵权行为,从而减轻其责任。这一原则在《民法典》中明确规定,即“监护人有过错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无过错的,由被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
2. 补充责任:监护人可以将部分责任转嫁给被监护人承担,从而减轻自身的侵权责任。这一原则在《民法典》中规定:“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赔偿后,有权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被监护人追偿”。
3. 监护人适当赔偿:监护人可以在赔偿被侵权人的损失后,向有过错的被监护人适当追偿,以减轻自身的侵权责任。这一原则在《民法典》中规定:“被监护人致人损害的,监护人赔偿后,有权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被监护人追偿,被监护人赔偿后,有权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监护人追偿”。
4. 监护人协议:监护人可以在事先的协议中约定,当被监护人出现侵权行为时,监护人需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具体的赔偿方式,从而减轻自身的侵权责任。这一原则在《民法典》中规定:“监护人可以在事先的协议中约定,当被监护人出现侵权行为时,监护人需承担的赔偿责任以及具体的赔偿方式”。
总之,监护人可以通过过错推定、补充责任、适当赔偿以及协议等方式来减轻其侵权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
十周岁儿童打伤他人,由其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但监护人可以通过过错推定、补充责任、适当赔偿以及协议等方式来减轻其侵权责任,从而更好地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同时,监护人也要尽到监护职责,确保未成年人不会造成他人损害。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八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侵权责任。监护人尽到监护职责的,可以减轻其侵权责任。
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赔偿。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