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共有人去世,其对房产的所有部分,将作为其合法遗产进行继承。该套房屋属于去世的共有人的合法继承人。首先要看共有人有没有立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受遗赠人优先于遗嘱继承人继承该套房产。其次如果被继承人生前并未订有遗嘱,其共有的房产将直接按照法定的继承顺序进行继承,按照第一顺位和第二顺位的顺序进行分割。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
认定房产共有人的共有资格的方法
一般来说,房屋产权证中所列共有人与所有权人(户主)对该房屋产权应该是共同共有或按份共有,且这种权利应当受到法律保护。但在审判实践中,有些案件当事人往往会对私有房屋产权证中所列的共有人究竟对该房是否享有一定的所有权发生分歧。
例如:在离婚案件中对私房进行分割时,当事人以前在办理产权证时往往将产权证上共有人栏目中填上未成年子女或虽已成年但无收入来源或建房时未成年的子女的名字。当家庭破裂需对该房产进行分割时,有的一方当事人或其亲属往往会因自己的利益(特别是抚养子女的一方)提出子女也是房屋的共有人,应受到法律保护,而另一方当事人则认为子女没有投资建房或购房,不应分房而予以反对。在用房产抵押借款的案件中,当事人本来是以整幢房屋的价值进行抵押借款的。
当无力还款,债权人要求对抵押的房屋进行处理时,该房的抵押人就以该房的共有人没有借款,且对该房享有一定的产权为由(有的共有人还是未成年人,不应享有产权),不同意对整栋房屋进行处理,从而造成案件执行上的困难,给债权人造成了损失。
对房屋共有人的确认,和对单一房屋所有权人的确认一样,适用关于房屋产权确认的一般原则和方法。房屋所有权的取得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一是原始取得。原始取得是指直接依据法律的规定,不以房屋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而直接取得房屋所有权。二是继受取得。继受取得是指以房屋原所有人的所有权和意志为依据,通过某种法律行为或法律事件从房屋原所有人那里取得房屋所有权。确认房屋所有权的惟一依据,是存在着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事实。这里的事实,既包括书证、物证,也包括证人证言及其他证明,但首先应以书证、物证为依据。找不到书证、物证的,再寻找证人证言和其他证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