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占用土地,导致土地权利人受到损失,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向村委会反映,由村委会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可以向土地承包经营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维护自身权益。相关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
1.首先,我们可以与邻居进行协商,以达成一个解决方案。在此协商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邻居返还被侵占的确权土地面积。
2.如果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我们可以向村委会反映此事。同时,根据确权土地面积,我们要求对方返还土地面积。
3.如果村委会的调解仍然未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当地土地承包经营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权益得到维护。
二、相关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和仲裁,适用本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
(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
(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
(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
(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因征收集体所有的土地及其补偿发生的纠纷,不属于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可以通过行政复议或者诉讼等方式解决。(更多拆迁知识,搜索公众号:冠领拆迁律师)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法》第五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
第九条:国家保护集体土地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保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
第十四条:发包方承担维护承包方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的义务。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解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解析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是一部重要的农村土地法律,旨在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该法明确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的职责、调解和仲裁程序以及裁决的效力等内容。
根据该法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由乡(镇)人民政府、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委托的机构担任。调解仲裁庭的组成应包括不少于3名成员,其中应当包括一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的人员或者法律工作者。
在调解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达成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和解或者调解协议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并经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以及调解仲裁机构确认。
对于调解仲裁庭作出的调解或者仲裁裁决,当事人应当依照规定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对于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邻居侵占土地的问题,我们可以先与邻居进行协商,确保他们返还被侵占的确权土地面积。如果协商不成,我们可以向村委会反映此事。同时,根据确权土地面积,我们可以要求对方返还土地面积。如果村委会的调解未能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向当地土地承包经营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这样,我们就可以确保权益得到维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负责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为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提供法律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条不动产或者动产被占有人占有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及其孳息;但是,应当支付善意占有人因维护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支出的必要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五十九条占有人因使用占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致使该不动产或者动产受到损害的,恶意占有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