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职业打假人获得赔偿后不撤诉怎么办
针对遭遇职业打假人士的投诉时,我们可采取不同方式予以妥善解决:
首先,积极与涉事经营者展开诚挚的协商以寻求双方满意的和解方案;
其次,有权寻求消费者协会的协助,请其出面调解纠纷事宜;
再次,还可以向相关行政部门进行申诉,请求公正裁决;
最后,若以上途径均无法解决问题,则可选择提交至仲裁机构进行仲裁。
然而,劳动仲裁机构受理案件时,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必要条件:
首先,申诉人必须与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存在直接的利益关联性;
其次,申请仲裁的争议必须为劳动争议,如若涉及民事、经济纠纷,或是劳动保障行政纠纷等非劳动争议范畴,仲裁委员会将不予受理;
再者,申请仲裁的劳动争议必须属于仲裁委员会的法定受案范围之内;
此外,必须向具有仲裁权限的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
同时,申请人应提供明确的被申请人信息、具体的仲裁请求以及充分的事实依据;
最后,除非遇到不可抗力因素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申请仲裁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
并且,申请书及其相关材料必须准备齐全且符合相应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十六条
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
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事项;
(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第二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仲裁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仲裁协议;
(二)有具体的仲裁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属于仲裁委员会的受理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四条
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此条第1项规定,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便是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和解的。
二、职业打假人构成敲诈吗
职业打假人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经营者主张赔偿,如果没有采取威胁、恐吓等的暴力手段,一般是不会构成敲诈勒索罪。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实施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从而构成犯罪。
敲诈勒索罪的犯罪构成:
一、行为人有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主观故意;
二、行为人实施了以威胁或要挟的方法迫使被害人交付财物的行为;
三、达到了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标准。
《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律的力量不仅仅在于它的约束力,更在于它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它教育我们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职业打假人获得赔偿后不撤诉怎么办”,我们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启示和教训。我们应该珍视这些教训,将它们内化为我们的行为准则,以便更好地遵守法律,更好地生活在这个法治社会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3修正):第四章 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四条 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