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援助终止的情形是哪些法律规定
法律援助过程中申请法律援助对象所申诉的情况发生变化,可能导致法律援助行为停止。我国《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终止法律援助:
1.受援人不再符合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的;
2.案件依法终止审理或者被撤销的;
3.受援人自行委托其他代理人或者辩护人的;
4.受援人要求终止法律援助的;
5.受援人利用法律援助从事违法活动的;
6.受援人故意隐瞒与案件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证据的;
7.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终止的其他情形。
有上述情形的,法律援助人员应当向法律援助机构报告。法律援助机构经审查核实,决定终止法律援助的,应当制作终止法律援助决定书,并发送受援人,同时函告法律援助人员所属单位和有关机关、单位。法律援助人员所属单位应当与受援人解除委托代理协议。
二、法律援助申请条件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条公民对下列需要代理的事项,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
1.依法请求国家赔偿的;
2.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3.请求发给抚恤金、救济金的;
4.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的;
5.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
6.主张因见义勇为行为产生的民事权益的。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前款规定以外的法律援助事项作出补充规定。
公民可以就本条第1款、第2款规定的事项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咨询。
三、法律援助要收费吗?
法律援助是指,国家在司法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上,对因经济困难及其他因素而难以通过通常意义上的法律救济手段保障自身基本社会权利的社会弱者,减免收费提供法律帮助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如果收费的由司法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1个月以上3个月以下停止执业的处罚。还可以并处所收财物价值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援助条例》第一十条
《办理法律援助案件程序规定》第三十三条
全文79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