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犯罪判刑后罪犯或家属是可以要求回原籍服刑的。一般是在审理案件的所在地法院判决以后,由当地的劳改部门执行,罪犯或家属可以要求会原籍服刑,但是需要向当地劳改管理部门申请,如果批准了,就可以。
一、探监需要的手续有哪些
探监需要的手续如下:
1、探监时出示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临时身份证、户口本、户籍证明、军官证或者士兵证等;
2、当地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出具的相关证明即可。
亲属来监接见必须持有效接见通知单和身份证,16岁以下人员凭户口本到监狱候见室登记处进行登记。
(1)主体条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
(2)时间条件。这一条件规定只有在规定的探监日,才能探监。但现在的做法一般是,除法定的节假日外,其余的时间均可探监。判决生效后,家属就可以申请会见了;
注意:在监狱探监并不只限于亲属,朋友或其他人经过申请得到批准后也是可以见的。
一般来说,判决书生效后一个月内移送到监狱执行,罪犯到监狱后,在规定的时间可以探监。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二、判刑后多久可以进行探视
判刑后多久可以探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1、当事人一审10日后,通常可以进行探视;
2、当事人二审宣判时当天,家人和朋友一般可以进行探视。
坐牢期间不可以看手机。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罪犯收受物品和钱款,应当经监狱批准、检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有前款所列情形之一,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在服刑期间一贯表现好,离开监狱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监狱可以根据情况准其离监探亲。在服刑期间可以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需要经过监狱进行检查后才可以放出。
三、判了10年可以减刑几次
减刑是指对于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期间,由于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因而将其原判刑罚予以适当减轻的制度。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执行一年六个月以上方可减刑,两次减刑之间一般应当间隔一年以上。确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不受上述减刑起始和间隔时间的限制。有期徒刑的减刑起始时间自判决交付执行之日起计算。因此,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的罪犯,一般在服刑期间可以减刑四次左右。当然,如果在服刑期间,表现良好,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就可以申请假释了。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