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的种类
时间:2023-06-06 19:07:04 333人看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1.直击雷

落地雷是直击雷,它是带电积云与地面(特别是突起物)之间,由于带电的性质不同,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异性电荷,形成很强的电场(25~30kV/cm)把大气击穿(由带电积云向大地发展的跳跃式先导放电,到达地面时,发生从地面凸出物顶部向积云发展的极明亮的主放电,主放电向上发展至云端后结束)。放电过程击坏放电通路上的建筑物与输电线,击死击伤人畜等。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

2.感应雷(二次雷)

而感应雷击是间接雷,是感应电荷放电时造成的。感应电荷是由于雷雨云的静电感应或放电时的电磁感应作用(相应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使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体(如管道、钢筋、电线等)感应出与雷雨云相反的一种电荷。静电感应雷,当金属物体或其他导体处于雷雨云和大地间所形成的电场中时,就会感应出与雷雨云相反的电荷,在雷雨云与其他客体放电后(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其与大地间的电场突然消失,而金属物体或导体上的感应电荷来不及流散,因而能引起很高的对地电压,引起火花放电,并以大电流、高电压的冲击波的形式,沿线路或导电凸出物极快地传播;电磁感应雷,在雷雨云放电时,在雷电流的周围空间里,还会产生强大的变化电磁场,也足以使导体间隙发生火花放电。电磁感应还可以使闭合回路的金属物体产生很大感应冲击电流,在导体接触不良的地方,造成局部发热,这时易燃易爆的物品也是十分危险的。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目前,我国家用电器(如电视机、电话等)日渐普及,高层建筑增多,金属建材(如防盗门、铝合金门窗等)使用日益普遍的情况下,预防感应雷击是十分重要的。

感应雷破坏也称为二次破坏。它分为静电感应雷和电磁感应雷两种。

3.静电感应雷

带有大量负电荷的雷云所产生的电场将会在金属导线上感应出被电场束缚的正电荷。当雷云对地放电或云间放电时,云层中的负电荷在一瞬间消失了(严格说是大大减弱),那么在线路上感应出的这些被束缚的正电荷也就在一瞬间失去了束缚,在电势能的作用下,这些正电荷将沿着线路产生大电流冲击。

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及其场地的防静电问题,应特别重视。

4.电磁感应雷

雷击发生在供电线路附近,或击在避雷针上会产生强大的交变电磁场,此交变电磁场的能量将感应于线路并最终作用到设备上。由于避雷针的存在,建筑物上落雷机会反倒增加,内部设备遭感应雷危害的机会和程度一般来说是增加了,对用电设备造成极大危害。因此,避雷针引下线通体要有良好的导电性,接地体一定要处于低阻抗状态。

5.雷电波引入的破坏

当雷电接近架空管线时,高压冲击波会沿架空管线侵入室内,造成高电流引入,这样可能引起设备损坏或人身伤亡事故。如果附近有可燃物,容易酿成火灾。

常见的雷电干扰的入侵途径及原因,有如下四种:

(1)当建筑物本身受雷电直击时,和建筑物连接的金属导体包括建筑物钢筋与地极之间产生瞬时电位差,构成摧毁电子设备之冲击过电压。并且经下引线流过的大量电流,亦产生磁场冲击波。

(2)当远端的导线因雷电而产生感应电压会由远端经导线传导过来。

(3)当云层间放电时,强大的电磁冲击会在邻近的地上金属导线感应出冲击电压,并且磁场冲击会蔓延到地上的建筑物。

(4)另外,内部操作过电压,如变压器的空载,电机的启动,开关的开启等,能引起强大的脉冲冲击电流通过线缆引入,破坏电子设备。

由感应雷引起的事故约占雷害事故的80%至90%。针对感应雷的破坏途径,我们可采取接地、分流、屏蔽、均压等电位等方法进行有效的防护,以保证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6.球雷

是一团处在特殊状态下的带电气体,在雨季,可从门、窗、烟囱等通道侵入室内。

全文1.5千字,阅读预计需要6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

继续阅读
本地专业对口律师
北京
#保证 最新知识
针对雷电的种类您还没弄清楚,直接和律师在线沟通获得更多帮助

1对1在线咨询

8秒前,138***54用户咨询成功
马上提问
针对雷电的种类您还没弄清楚,在线问专业律师,让律师告诉您快速方案吧
  • 章法律师

    章法律师

    律所主任

    评分:5.0

    服务人数:487

    在线咨询
  • 张丽丽律师

    张丽丽律师

    专职律师

    评分:5.0

    服务人数:343

    在线咨询
  • 张神兵律师

    张神兵律师

    合伙人

    评分:5.0

    服务人数:590

    在线咨询
内容已经到底了,还没找到答案?
在线问问律师吧,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11,079 位律师在线 累计服务 3,700万 人次
立即提问

他们的问题正在被解答:

朋友欠钱不还怎么办,联系不上有没有好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