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当地社保局购买,之后到社保局办理购买手续。而在购买时需要符合以下条件:1、具有本市户籍且年满16周岁及以上,60周岁以下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参加其他养老保险、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除外);2、年满60周岁以上且没有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二)申报材料1、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主页、本人页、增减页);2、本人居民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3、银行存折或银行卡原件及复印件;4、如是重度残疾人员还需提供一、二级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5、如是独生子女家庭还需提供户籍所在地计生办出具的独生子女资格确认表。(三)办理程序1、每月1-20日申请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社保所提出申请;2、社保所在收到申请材料后,当场予以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进行参保登记。不符合条件的,退还资料给申请人并说明原因;3、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的当月,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费后,1-20日到申报地社保所进行养老保险待遇资格初审;4、乡镇社保所对养老待遇资格初审合格人员的相关材料报县社保局居民养老科,居民养老科1-24日进行资格复审;5、县社保局按月支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缴费标准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基金主要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构成。
三类人群请尽快补缴养老保险金
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出通告:截止到07年12月31日,应参保而未参保的人员,今后参保时不得以向前追补缴费的方式增加缴费年限。需要赶快补缴的三类人群是:国有企业原固定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原城镇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后未安排工作单位的,城镇退出现役军人从事个体工商户或灵活就业(含未就业)的。
我市应参保而未参保的人员怎么接续社保关系,如果不接续会有哪些影响,日前,市劳动局社保处有关负责人针对这些大家非常牵挂的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符合条件者赶快补缴养老保险
据介绍,这三类人群中有相当比例的人生活较为困难,考虑到他们的承受能力,劳动保障部门降低了他们的续保门槛,即:参保者可以选择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70%缴费。以市某单位一续保人为例,续保人员如果选择70%这一档次,每月需缴费148770%20%=208.18元,而如果按照100%的比例缴费,每个月需多缴将近90元。市社保处有关负责人说,今后这三类人群的缴费比例每年将提高10个百分点,直至2010年过渡期结束,每位参保者都必须以当地社会平均工资作为统一基数参保。
据悉,从2006年1月1日起,按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建立个人账户。如果本人自愿,可从1995年4月起,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按当地同期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比例补缴养老保险金(含本息),补记个人账户。建立个人账户前在企业工作、上山下乡插队时间、军队服役时间,按国家规定可计算连续工龄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与其参保后的实际缴费年限合并计算缴费年度。续保者应尽量按社平工资缴费,而且尽量不要中断缴费,否则将严重影响退休待遇。市社保处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不补缴有可能拿不到退休金
上述三类人群特别是年龄较大的人员要赶快补缴,如果到退休年龄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我们会将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退还给本人,终止养老保险关系,这样就不能每个月拿固定的退休金。市社保处相关负责人说,如果上述三类人群参保人员在今年1月1日后达到规定退休年龄、缴费年限满15年、实际缴费年限满5年的,按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
市社保局提醒,有很多应参保而没有参保的人员选择自己保管人事档案,也应尽快到当地社保经办机构开设的个人参保缴费窗口缴纳养老保险费;也可由本人委托人事代理机构代为办理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再就业优惠证》持有者享受社保补贴
各级政府提供的公益性岗位安置的《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可享受养老保险补贴,补贴标准为用人单位安置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所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单位缴费部分。
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被认定属于灵活就业和符合补贴条件,并按规定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享受养老保险补贴。养老保险补贴的标准为,4050及以上人员,补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12%;4050以下人员,补贴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8%。
缴费越多,今后的待遇也就越高。市劳动局提醒,各参保单位和职工个人必须对申报的个人缴费工资基数的真实性负全部责任。对缴费如有异议,必须在申报基数的年度内向经办机构提出修改申请并说明理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一律不予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全文2.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7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