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文字阐述了立功表现的定义和标准。在阻止他人犯罪的过程中,已尽全力但力量不足或受伤导致未能阻止的情况可以视为立功表现。但对于虚张声势或畏缩不前等行为,却实际上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的人,不能认定为立功表现。
1、若在阻止他人犯罪的过程中,尽管已尽全力,但由于力量不足或者自身受伤导致未能阻止,则可视为立功表现;2、对于那些仅仅表现出虚张声势或畏缩不前等行为,却实际上没有做出任何贡献的人,不能认定为立功表现。
判 断 阻 止 他 人 犯 罪 是 否 成 立 : 力 量 与 贡 献 的 权 衡
阻止他人犯罪是法律社会中的一项重要职责,对于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在阻止他人犯罪的过程中,如何平衡力量与贡献的关系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方面,阻止他人犯罪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持,这可以通过增加警察数量、提高警察的装备水平、加强警察的训练等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阻止他人犯罪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这可以通过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等方式来实现。
因此,在阻止他人犯罪的过程中,需要平衡力量与贡献的关系。一方面,不能忽视力量的作用,否则可能会出现执法不当、滥用权力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公民的贡献,否则可能会出现社会力量不足、犯罪分子难以被发现的情况。
因此,为了平衡力量与贡献的关系,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分配警力资源、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阻止他人犯罪,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尽管阻止他人犯罪是法律社会的重要职责,但如何平衡力量与贡献的关系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阻止犯罪的过程中,不能忽视力量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公民的贡献。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合理分配警力资源、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引导、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和法律意识等,以实现更好的阻止犯罪效果。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八条犯罪分子有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的,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立功表现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全文87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