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跨银行网上金融服务产品“超级网银”从上线前的酝酿、上线后引起的媒体热议,到现如今的低调隐匿,仿佛蜻蜓点水一般从大众视野中消失。
记者发现,虽然在一些银行的网银端口中已经有了“跨行对接”的功能,但银行对于这项业务模棱两可的态度,却使得这个旨在解决网上支付跨行清算问题的系统上线2个月仍未能有实质性突破。
银行无实际推动举措
“超级网银是什么?”理财一周报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开通了个人网银的银行客户,发现无论是大银行客户还是小银行客户,几乎都对此一无所知,仅有极少数人向记者表示,在新闻里听到过,但具体怎么开通、如何操作并不知晓。
对于一项尚属“襁褓中婴儿”的新业务来说,客户认知度较低并不令人意外,但记者诧异地发现,在和一些熟悉电子银行业务的业内人士聊起这个话题时,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对这一概念也并不敏感,甚至完全不熟悉。虽然有消息称今年10月底,凡是在名单上的全国性商业银行大多都要参与到上海地区的试点中来,但是记者了解到的推进效果并不如预期。
在随机询问的几家国有银行和大型股份制银行的上海分行里,几乎都以“分行方面不清楚此事的进程,目前还是以总行牵头在办这个事”,“还在筹备初期,不能详细谈这件事”等理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有的银行新闻口径更是直接回避与“超级网银”相关的任何问题。
与外界所说的“尚处于推广、普及阶段”有所不同,理财一周报记者发现,超级网银低调上线后基本都是“隐秘”行事——非但没有被银行当作一个寻常新业务那样被推广到普通网银客户中,就连分行层面,不少银行也表示几乎没有听到过来自总行的业务普及宣传。
资源共享:直面银行底线
从银行方面得不到正面的有效资讯,记者尝试向一些业内人士寻求一些思路。11月8日,一位中资股份制银行人士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银行方面之所以对超级网银态度冷淡,可能和牵涉到各银行客户资源共享有关,特别是规模越大、客户层次越高的银行,在这场博弈战中肯定更愿意站在一个观望者而不是推动者的立场上。
“我的看法是,客户从A银行网银端口登录,用这一家的账户查询其在B、C、D等所有银行的账户,意味着他在其他银行的资产情况会被登录窗口所在的A银行完全掌握,这等于是把B、C、D这些银行最重要的商业机密——客户资源泄露给了A银行。”该人士认为。
“特别是,很多银行高级版、贵宾版的网银客户都是缴纳较高年费、本身资金量也不俗的优质客户,这批客户资源如果必须经历带有强制性的‘资源共享’要求,这肯定不是银行愿意看到的。”该人士指出,尤其是大银行如果因此而在网银业务上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则更加不会乐见其成了。
不过该人士也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考虑,可以想见,本身网点较少、客户较少的小银行可能态度会更积极一些,对它们来说肯定是利大于弊。”
根据记者了解,为了解决“跨行”的问题,中国银行(3.35,-0.03,-0.89%)业其实之前就有过不同的尝试,比如柜面通联盟、通存通兑等业务,但都因为各银行之间维护成本不同、网点资源不对等、手续费难协调因素造成的利益分配不均而陷入窘境。相比之下,超级网银甫一推出就面临更为严苛的考验,直面商业银行的底线。
全文1.3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