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如何认定侵犯隐私权
民法典认定侵犯隐私权的规定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隐私权侵害行为】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窥视、窃听、公开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精神损害赔偿】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害自然人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二、侵犯隐私权证据材料
凡是可以证明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非经法律途径被他人侵犯的,都可以作为证据。自然人享有隐私权,禁止窃娶窃听、偷录、偷拍他人隐私,非经本人同意,不得披露或利用他人私生活秘密或实施其他损害个人隐私的行为。证据有以下八种: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
三、侵犯隐私权承担哪些责任
侵犯隐私权是民事侵权行为,侵犯隐私权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
1.停止侵害。
2.排除妨碍。
3.消除危险。
4.返还财产。
5.恢复原状。
6.赔偿损失。
7.赔礼道歉。
8.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全文60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