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律意义上讲,消费者应该是为个人的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的社会成员。本文主要介绍消费者的种类以及我国消费者的特征两方面的知识。
一、消费者的种类
关于消费者的概念,在各国法律中,以及一国各部门法中不尽相同。按不同的确认标准,大体分为三种:
1、以经济领域为主要标准
认为凡是在消费领域中,为生产或生活目的消耗物质资料的人,不论是自然人还是法人,不论是生活消费还是生产消费,也不论是生活资料类消费者还是生产资料消费者,都属于消费者之列。如《泰国消费者保护法》规定:所谓消费者,是指买主或从事业者那里接受服务的人,包括为了购进商品和享受服务而接受事业者的提议和说明的人。
2、以消费目的为主要标准
认为消费者仅指因非商业性目的而购买商品、使用商品的人。所谓非商业性目的就是仅限于购买者自己的消费,而不是用于转卖或营业。如中国福建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规定:消费者是有偿获得商品和接受服务用于生活需要的社会成员,江苏省《保护费者权益条例》把消费者定义为有偿获得商品和服务用于生活需要的单位和个人。显然,这种定义并未明确排除法人等社会组织。
3、以自然人为主要标准
这种划分不以或不惟一以消费目的为标准,而特别强调消费者的自然人属性。如美国的《布莱克法律词典》认为,消费者是那些购买、使用、持有、处理产品或服务的个人。1978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消费者政策委员会在日内瓦召开的第一届年会上,将消费者定义为为个人目的购买或使用商品和服务的个体成员。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将消费者定义为使用、取得、定作或者具有取得或定作商品(工作、劳务)的意图以供个人生活需要的公民。
二、我国的消费者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消费者的消费性质属于生活消费
消费者的生活消费包括两类:一是物质资料的消费,如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的物质消费。二是精神消费,如旅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消费。
2、消费者的消费客体是商品和服务
商品,指的是与生活消费有关的并通过流通过程推出的那部分商品,不管其是否经过加工制作,也不管其是否为动产或不动产。
服务,指的是与生活消费有关的有偿提供的可供消费者利用的任何种类的服务。
3、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包括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
关于商品的消费,即购买和使用商品,既包括消费者购买商品用于自身的消费,也包括购买商品供他人使用或使用他人购买的商品。关于服务的消费,不仅包括自己付费自己接受服务,而且也包括他人付费自己接受服务。不论是商品的消费还是服务的消费,只要其有偿获得的商品和接受的服务是用于生活消费,就属于消费者。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