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间合同符合下列条件签订是受法律保护的:合同符合法定的形式等;合同当事人是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人;当事人签订合同是真实的意思表示;合同的内容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序良俗。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第四百六十九条,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
合同怎么签订才有效
首先,合同的成立是指合同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而达成的协议。合同的成立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一)存在双方或多方订约当事人。
(二)订约当事人对合同的主要条款达成合意。
(三)合同的成立应当具备要约和承诺二个阶段。
其次,对于已经成立的合同,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生效要件,才能产生法律拘束力。《民法典》第三编合同规定的合同生效要件有以下几个:
(一)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订约主体不合格,所订立的合同不能发生法律效力。
(二)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三)合同内容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
(四)合同必须具备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精神健康状况分为三类四种。具体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视为完全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的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合同是有效的;不相适应的合同不是无效而是效力待定,是否有效需要看其法定代理人的态度,如果事后被法定代理人追认合同则有效,如果不被追认则合同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全文855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