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合同中的面积缩水问题,是当前购房者反映较强烈的一个问题。有的购房者在收房时发现,自己买的房子公摊面积达46%,接近一半面积的房子都被公摊摊出去了。比如128.35平方米的房子套内面积不到70平方米,110平方米的房子实际使用面积只有59.25平方米。
那么房屋面积严重缩水时消费者该怎么办?
其实,如果买房时合同中约定了公摊面积,但是收房时公摊面积又变大的,属于合同实际履行与约定不一致,可以认定为擅自改变了合同约定内容而履行,且另一方不接受该履行行为,那么改变履行的一方属于履行瑕疵或履行错误,需承担违约责任,还需按照合同约定重新履行。
那么房屋面积缩水的差价应不应该退还呢?
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买受人有权退房。买受人不退房的,产权登记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绝对值超出3%部分的房价款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双倍返还买受人。而面积误差比=(产权登记面积-合同约定面积)/合同约定面积×100%,因此,在公摊变大,房屋面积缩水的情况下,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出3%时购房者可以要求退房。
所以,对于购房者来说,一旦发现公摊面积超过了相关的规定,我们一定要及时与房产商进行协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别成了冤大头。
购房人在前期签订购房合同时,应该特别留意哪些关于公摊面积的信息呢?
购房人在前期签订购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政策细化买卖合同的条款。比如,目前开发商在售楼处都必须公开房屋面积预测报告或实测报告,购房者可以从这个报告中查出拟购买的房屋的相关面积数据,由此算出公摊比例。在必要时,购房人可以在签订商品房买卖合同时签订补充协议,就公摊面积及相应的违约责任进行补充约定,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全文721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