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免责协议可以有效避免相关风险,但必须满足一定的要件。首先,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且自愿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其次,协议内容不能涉及对方人身或财产造成伤害的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也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最后,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在私下签署。如果协议中存在无效的免责条款,可能会导致协议无效。
如果签署了一份免责协议,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相关风险。
一般情况下,只要各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一致,并在私下签署的免责协议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那么该协议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但是造成对方人身伤害的、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是无效的。归纳起来,要满足以下要件:
1、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双方当事人自愿协商一致,意思表示真实;
2、协议条款中不涉及到对对方人身财产造成伤害或者损失等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3、协议内容不违背公序良俗。
什 么 情 况 下 签 署 的 免 责 协 议 无 效 ?
在什么情况下协议无效?根据提供的核心内容,可以提炼出两种情况:一是订立协议主体不合格,二是订立协议内容不合法。对于第一种情况,如果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协议且法定代理人不予追认,那么该协议就是无效的。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如果协议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者违反社会公共利益,那么该协议也是无效的。因此,在签订协议时,我们应该认真审查协议的内容,确保其合法有效。
在签署合法有效的免责协议时,双方应确保自愿协商一致,不涉及对方人身财产造成伤害或损失等法律规定,协议内容不违背公序良俗。若协议主体不合格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社会公共利益,协议就是无效的。因此,在签订协议时,我们应该认真审查协议的内容,确保其合法有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四十四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五条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实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为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认后有效。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民事法律行为被追认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