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内容介绍了人民法院使用国家强制力执行民事义务人的义务以保障权利人的权益。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和支付令等。如果义务人不履行义务,权利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使用国家强制力,根据生效的判决或裁定,确定具体的执行内容,迫使民事义务人履行其应承担的义务,以确保权利人的权利得到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民 事 判 决 书 的 法 律 效 力
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后,对当事人之间争议的事实和权利义务关系进行裁决的书面法律文书。其法律效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民事判决书是民事诉讼的基础法律文件,是当事人进行诉讼请求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2. 民事判决书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直接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判决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3. 民事判决书具有司法确认的效力,即当事人对判决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而法院对判决进行再审后,如果仍然维持原判决,则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必须履行。
4. 民事判决书对于当事人之间的争议具有终局性的效力,即当事人之间发生争议,经过人民法院审理后,判决作出后,当事人之间不能再就该争议进行上诉或申请再审。
因此,民事判决书在民事诉讼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作用,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直接影响。
民事判决书具有非常重要的法律作用,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产生直接影响。一旦生效,义务人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民事判决书是民事诉讼的基础法律文件,是当事人进行诉讼请求和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
全文983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