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百度APP,搜索“失信人查询”,输入关键词,查询失信人信息。若输入身份证号,则查看该人是否列入失信名单;输入姓名,选择查询对象,点击打开即可查看具体信息。
打开手机上的百度APP,并在打开后点击“搜索”选项,输入关键词“失信人查询”。3.搜索“失信人查询”后,输入要查询失信人的姓名/身份证,然后点击查询。4.如果输入身份证号,显示没有相关信息,那这个人就是没有列入失信名单的。5.输入名称后,选择要查询的人。6、点击打开后,就可以看到具体信息了。
查询失信人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失信人是指在民事活动中,有违背法律、行政法规的约定或者有其他违背公序良俗的行为,导致其信用受到损害的人。对于失信人的处置,我国法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失信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失信人的民事责任承担,包括停止高消费、限制高消费活动、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金融业务时,采取限制或禁止办理的措施。另外,失信人还应当受到舆论谴责,并接受社会监督。
同时,《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失信人的失信行为应当受到社会监督。有关组织或个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失信惩戒措施。失信惩戒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在金融机构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等金融业务时,采取限制或禁止办理的措施。
在实际操作中,失信人的处置需要依法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对于失信人的处置,应当根据其失信行为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失信惩戒措施。同时,社会应当加强对失信人的监督,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失信人的处置需要依法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同时,社会应当加强对失信人的监督,推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未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依法对其进行信用惩戒:(一)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二)以伪造证据、暴力、威胁等方法妨碍、抗拒执行的;(三)以虚假诉讼、虚假仲裁或者以隐匿、转移财产等方法规避执行的;(四)违反财产报告制度的;(五)违反限制消费令的;(六)无正当理由拒不履行执行和解协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二条:被执行人具有本规定第一条第二项至第六项规定情形的,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期限为二年。被执行人以暴力、威胁方法妨碍、抗拒执行情节严重或具有多项失信行为的,可以延长一至三年。失信被执行人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或主动纠正失信行为的,人民法院可以决定提前删除失信信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第四条:被执行人为未成年人的,人民法院不得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