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济补助和经济补偿的区别
经济补助和经济补偿的区别如下:
1.两者支付条件不同。
2.两者计算标准: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实际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按1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金×2。
3.主观过错不同。经济补偿不考虑主观过错,而赔偿金是强调过错责任的。
4.单向或双向不同。经济补偿是单向的,而赔偿金是双向的,既有企业向员工赔偿,也有员工向企业赔偿。
5.法律性质不同。经济补偿是对劳动者的补偿,而赔偿金是对过错方的惩罚。
二、经济补偿金最多补几个月
分情形而定。经济补偿金的补偿年限的确有最高不超过12个月工资的限制,但只针对以下两种情况:
1.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
其他情况下经济补偿金仍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年限来确定。
三、经济补偿金要交个税吗
经济补偿金属于公民所得收入,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劳动者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工作,缺乏生活保障,因此经济补偿金低于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不需要缴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第一款,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n(一)工资、薪金所得;\n(二)劳务报酬所得;\n (三)稿酬所得;\n(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n(五)经营所得;\n(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n(七)财产租赁所得;\n(八)财产转让所得;\n(九)偶然所得。\n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全文866个字,阅读预计需要3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