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称,2005年以来的煤炭涨价周期,使鄂尔多斯、神木一带的民间财富迅速聚集,在主流金融机构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金融需求情况下,当地民间借贷市场风生水起。由于大量民间资金投向能源和地产,鄂尔多斯一带的民间借贷变成了双刃剑:巨量的民间融资在推动能源、房地产等行业兴旺发展的同时,也为未来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隐忧。在民间资金紧缺,民间借贷日益迅速发展,高利贷等问题再次进入公众的视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高利贷风险问题还需开放民间金融,让地下钱庄阳光化,加强草根金融等民间机构的信息披露监管。
高利贷、非法集资频现
近来,高利贷、非法集资等在民间融资圈里频繁出现。根据内蒙古自治区金融办会同内蒙古大学,对鄂尔多斯民间借贷活动所做的专项调研,加上媒体实地采访,总结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呈现四大特点。首先,民间借贷活动涉及面大,参与人数多、层次广。其次,民间借贷市场交易灵活且具有弹性。第三,借贷资金来源广泛,借贷活动主要基于个人信用,以亲缘、地缘为纽带。第四,资金流向相对集中,主要集中于房地产及煤炭等行业。
民间借贷双刃剑
提起民间借贷,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高利贷、利滚利、非法集资等负面形象。在鄂尔多斯、陕北神木调查期间,也了解到有类似负债人潜逃、投资人血本无归等版本的传说。那么,真实的民间借贷是否被妖魔化?又该如何看待数额庞大的民间借贷市场?
要辩证地看待民间借贷这一市场,既要看到它们为民营经济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的积极一面,也要看到民间借贷潜在的金融风险。鄂尔多斯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主任孙建平在接受采访时称。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民间借贷犹如一把双刃剑。处置得当,既可以使资金方获得稳健的投资收益,也可帮资金需求方解燃眉之急,把握商机,从而达到双方共赢的效果;而处之不当,资金方可能面临资金收回风险,资金需求方也会承受高利贷重负。
银行资金变相流入民间借贷
银行惜贷的背景下,民间借贷已有燎原之势。
央行最新统计显示,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7.76万亿元,而同期银行新增人民币贷款为4.17万亿元,银行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例继续降低,而银行外资金已接近全社会融资总量的半壁江山。
民间借贷则是这半壁江山的主力军。民间借贷的资金不一定都是来自民间,其中还夹杂着银行体系和获得市场融资的企业的身影。当民间借贷的高利率,与银行6.31%基准利率间形成了巨大的利差时,银行、企业和高利贷公司间的利益链条也就顺理成章地形成了。
如何弥补监管空白
不能忽视的是,如今大大小小、地上地下的金融机构几乎全部卷入了高利贷利益链条。
监管部门也察觉到了风险。为此银监会专门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固定资产贷款、流动资金贷款、个人贷款管理办法及项目融资业务指引,但监管的效果并不明显。
如此庞大的民间借贷何时才能走出监管空白?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经济学与金融学教授许小年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解决高利贷问题还需开放民间金融,让地下钱庄阳光化。
在采访中,大部分人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或为,缩小银行贷款与民间借贷的利率差和银行表内外产品的收益,从而抑制民间借贷向虚拟经济渗透。与此同时,要建立资金流向的监控,随时掌握资金的流向,以便于实行调控。更为重要的是,让民间借贷浮出水面,尽可能使其阳光化,给它松绑,不能无视民间借贷的存在。
全文1.4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