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令。是命令的一种,是指调动某人任职的命令,一般特指军队人员或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调动发出的命令,这种命令仅适用于构成上下级关系的上级向下级行文,具有强制执行的属性。调令的内容,既可以明确被调动人的新单位、新职务,也可以仅要求被调动人到某地报到,而不明确其具体职务。
一、因问责而免除职务后怎么安排
因问责而免除职务后的安排如下:
1、受到问责被免职的党政领导干部,一年内不安排领导职务,从事一般公务员工作;
2、被免职两年内,不得担任高于原任职务层次的领导职务;
3、同时受到党纪政务处分的,在影响期内不得提拔任用。
一、公务员免除职务的情形如下:
1、转换职位任职的,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内跨职类或跨部门、跨单位转换岗位任职。这种工作调动,使得公务员不再任原职,故在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任职务;
2、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是指因工作调动而使公务员不再担任原职,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职;
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二、公务员免职,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1、提出免职建议;
2、对免职事由进行审核;
3、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集体讨论决定;
4、按照规定履行免职手续。
综上所述,程序性免职是指在任用公务员担任某一新职务之前或同时,免去其原来所担任的职务。这种免职是在任用公务员担任新职务时必须办理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续。如转任、轮换、挂职锻炼、晋升或降低职务、或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动等。
二、拒传假传军令罪与战时违抗命令罪的区别是什
其区别在于:
1、客观表现不同。假传军令罪是行为人传达或发布经过伪造或篡改的命令,只能表现为积极的行为,违抗作战命令罪则是拒不执行上级的作战命令,一般表现为不作为;拒传军令罪,也表现为不作为,即拒绝达军事命令。但拒传军令罪的行为人拒绝的是对军事命令的传达,而违抗作战命令罪拒绝的是对军事命令的执行。
2、主体要件不同。本罪的主体是负有传达命令职责和发布命令职权的军职人员,而违抗作战令罪的主体,是接受命令的下级部属人员。
三、免除职务后还是公务员吗
不是了。公务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免除其职务:
(1)转换职位任职的。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内跨职类或跨部门、跨单位转换岗位任职。这种工作调动,使得公务员不再任原职,故在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任职务
(2)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是指因工作调动而使公务员不再担任原职,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职
(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
(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
(5)退休的;
(6)因其他原因职务发生变化的。其他原因因情况不同而不同。如因机构精简,领导职数减少而不再留任等。
全文1.1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