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已经起诉到法院正在审理中的案件,涉及合同的法院必须审查合同效力,因为这是案件审理的基本前提。若是没有起诉到法院的,法院不会主动来审查当事人的合同。
审查合同的具体内容
(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法。审查合同主体的合法性时,应审查签订合同的当事人是否是经过有关部门批准成立的法人、个体工商户;是否是具备与签订合同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审查法定代表人或主管负责人的资格证明;代订合同的,要审查是否具备委托人的授权委托证明,并审查是否在授权范围、授权期限内签订合同;有担保人的合同,审查担保人是否具有担保能力和担保资格。
(二)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合法。审查合同内容的合法性时,应当重点审查合同内容是否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利益;是否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情形;是否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是否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三)审查合同意思表示的真实性。
(四)审查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应按照合同的性质,依据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合同条款进行认真审查,确定合同条款有无遗漏,各条款内容是否具体、明确、切实可行。避免因合同条款不全和过于简单、抽象、原则,给履行带来困难,为以后发生纠纷埋下种子。
(五)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规范。在审查合同时,对合同草稿的每一条款、每一个词、每一个字乃至每一个标点符合都仔细推敲、反复斟酌。确定合同中是否存在前后意思矛盾、词义含糊不清的文字表述,并及时纠正容易引起误解、产生歧义的语词,确保合同的文字表述准确无误。
(六)审查合同签订的手续和形式是否完备。
1、审查合同是否需要经过有关机关批准或登记,如需经批准或登记,是否履行了批准或登记手续。
2、如果合同中约定须经公证后合同方能生效,应审查合同是否经过公证机关公证。
3、如果合同附有生效期限,应审查期限是否届至。
4、如果合同约定第三人为保证人的,应审查是否有保证人的签名或盖章;采用抵押方式担保的,如果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必须办理抵押物登记的,应审查是否办理了登记手续;采用质押担保方式的,应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质物交付时间,审查当事人是否按时履行了质物交付的法定手续。
5、审查合同双方当事人是否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
法院在必要的情况下会审查合同的效力,审查合同的过程中需要审查合同的签订的手续还有形式是否是完整的,审查合同的文字是否是规范的还有审查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和内容是否真实等。
合同纠纷必须对合同效力审查吗
合同纠纷不是必须对合同效力审查,要审查合同是否有效,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签约能力。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由此可见,在订立合同时,注意当事人的缔约能力和主体资格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2、合同必须有对价或约因。
3、合同的内容必须合法。
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5、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必须真实。
全文1.2千字,阅读预计需要5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