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维权意识的逐渐提高,当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权益受到损害时,他们开始主动到一些专业机构做检测,依法进行维权。作为北京市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的站长,罗?每年都要接触很多这样的消费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他表示,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这是推动我国产品质量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记者:消费者买到名不副实的木质家具后,如果要维权一般需要到木材家具质量监督检验站这里做材质鉴定,有没有给您留下深刻印象的维权事例?
罗?:有一个印象挺深的。2005年,一位北京市民花7万多元买了一套标称材质为红酸枝的红木家具,使用不久后,这些家具开始裂缝掉色。消费者对这套红木家具的材质产生怀疑,就把一把餐椅送来做鉴定。其购买合同上的确明确标注了材质是“红酸枝”,但我们经过检测,判定那把餐椅的材质不是红酸枝。
记者:听说后来消费者起诉到法院,获得了几十万元的赔偿?
罗?:因为合同上写着“红酸枝,真材实料,假一罚十”,消费者就把商家诉至法院,要求10倍的赔偿。后来法院又委托我们对这套家具的另外20件的木质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均不是全红酸枝木。法院最后支持了消费者的主要诉讼请求,判令商家赔偿消费者30多万元。这起诉讼也给不少经营红木家具的厂商敲了警钟,这几年市场上假红木家具明显少了。
记者:在您的印象中,消费者因为怀疑家具质量不合格将家具送来检测的情况多吗?
罗?:挺多的,大多是怀疑家具甲醛超标、材质名不副实等,经过检测有不合格的也有合格的。总体感觉是,这些年来消费者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了,真正故意找碴的并不多。
记者:从您的角度来看,目前对于消费者来说,维权容易吗?
罗?:不容易,可以说比较难。家具厂商和消费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目前还比较严重,不少消费者对家具产品的质量信息的鉴别能力还比较差,容易上当受骗。此外,一旦出现质量纠纷,还有一个认定的问题,对于消费者来说,高昂的检测费用不是人人都能承担的,比如一件红木家具,材质的检测费就要1000多元,不少消费者在权衡之后,往往会放弃维权。
记者:消费者在买家具时应注意哪些问题,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
罗?:当前家具市场上,还存在不少商家故意隐瞒重要信息甚至欺骗消费者的现象。消费者在购买家具时要有合同意识,无论现货还是定制,都要认真签订合同,对产品质量、环保要求、交货期限、违约责任等重要条款要认真填写,不要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如果在家具市场购买家具,合同签订后还应该要求加盖市场合同认证章。
全文1.0千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