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处理程序包括报警和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若对认定不服,可向上级交警申请复核。若协商不成,则通过诉讼解决。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一、事故处理程序:
1.报警,交警出具事故认定书。若对认定不服,可向上级交警申请复核;
2.按事故责任大小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不成,则通过诉讼解决。
二、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残疾赔偿金、残疾辅助器具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赔偿金以及因康复护理、继续治疗实际发生的必要的康复费、护理费、后续治疗费等。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有哪些?
交通事故赔偿项目包括:
1. 医疗费:包括医疗费用、药品费用、护理费用等;
2. 误工费: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后人身受到影响的,可以要求赔偿误工费;
3. 交通费:包括受害人生理上、精神上受到的损失,以及因事故而产生的外出费用;
4. 住宿费: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后的住宿费用;
5. 营养费:受害人在事故发生后的营养费用;
6. 死亡赔偿金:受害人在事故中因失去生命而产生的赔偿;
7. 残疾赔偿金:受害人在事故中因身体受到残疾而产生的赔偿;
8. 死亡补助费:受害人在事故中因失去生命而产生的补助费用;
9. 精神损害抚慰金:受害人在事故中因精神受到损害而产生的抚慰费用;
10. 交通事故认定及责任划分:受害人与机动车方之间因交通事故产生的责任划分及认定。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造成非机动车驾驶人或者行人受伤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赔偿程序和项目是明确的,但交通事故的认定及责任划分需要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认定。在处理交通事故时,应该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保护受害者的权益,维护道路交通秩序。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四条,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调解,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全文977个字,阅读预计需要4分钟
不想阅读,直接问律师,最快3分钟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