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以排斥竞争对手为目的,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1、给付或收受现金的贿赂行为。2、给付或收受各种各样的费用(促销费、赞助费、广告宣传费、劳务费等)、红包、礼金等贿赂行为。3、给付或收受有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商业贿赂行为有这些基本特征: 1、行为的主体需是经营者和受经营者指使的人。 2、行为的目的是争取市场交易机会,并非其他目的。 3、有私下暗中给予他人财物和其他好处的行为,并且要达到一定数额。 4、该行为由行贿以及受贿两方面构成。 可以通过以下条文来认定商业贿赂行为:经营者在市场经济活动中,为争取交易机会或竞争优势,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或者接受交易对方或者其他对交易起关键作用的第三方财物及其他财产性利益,损害权利人的利益和正当竞争秩序的行为。
商业贿赂的主要构成要件是:1。商业贿赂的主体构成要件。贿赂和贿赂是商业贿赂的主体。《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前段规定了行贿人,即经营者,但没有规定受贿人。作为贿赂经营者,当然是指与交易对手进行交易的人,经营者的员工或代理人执行职务时进行的贿赂也是经营者的行为。从《关于禁止商业贿赂的暂行规定》第二条第二款对商业贿赂的界定来看,受贿人是对方单位或者个人。从字面上看,对方单位或者个人显然是作为交易行为主体的对方单位、个人和代表。代表他人实施交易行为的个人,但也包括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二、商业贿赂的目的要件。贿赂的目的是销售或购买商品,即达到商业目的,通过贿赂获得优于其他经营者的竞争地位,干扰正常的市场经济规则,扰乱市场交易平等、自愿、有偿的基本原则,从而争取交易机会和条件。这种特征区别于商业贿赂和其他贿赂。三、商业贿赂的手段要件。贿赂有两种手段,即财产手段和其他手段。
商业贿赂行为从危害程度区分,存在违法和犯罪两个层次,分别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属于刑事犯罪,我国法律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以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1人已浏览
241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2,9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