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试用期中,除非劳动者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否则,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
试用期企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可以索赔。《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试用期要签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因此也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和使用者双方同意建立劳动关系,使用者在劳动者开始工作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对于新上岗的劳动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可以不约定试用期。如果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应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的协议,具有法律约束力。签订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很重要,如果发生劳动争议,在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有利于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需要说明的是,只签订试用期劳动合同是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行为。
劳动合同法对滥用试用期用期和试用期过长的问题作出了有针对性的规定。具体规定为:限制可以约定试用期的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最短期限,并根据劳动合同的长度,根据劳动合同的最长期限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合同期限超过三个月的,可以约定试用期。也就是说,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的最低起点是三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三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固定期限三年以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这是用人单位将试用期约定为六个月,劳动合同法的具体措施。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合同的是,劳动合同期限的长度并不是约定试用期的唯一参考。在实践中,许多工作不需要试用期太长,劳动者可以胜任,装卸工、施工现场小工、劳动力工等。,这仍然会增加劳动者的技术负担。因此,有些劳动者在合理的试用期限内不能承担,即使是三个月,也不能承担试用劳动者也不合理的。
《劳动合同法》第21条规定,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的精神是用人单位原则上不得解除试用期的员工的劳动合同。言外之意,用人单位与试用期员工解除劳动合同的,不能依据第40条第3项(即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双方无法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一致意见);也不能依据第41条的规定(即经济性裁员)。 用人单位要想解除试用期员工的劳动合同,必须符合《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6种和第40条规定的2种情形共8种情形之一,否则就是违法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人已浏览
100人已浏览
472人已浏览
5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