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
所谓人权,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人权的本质特征和要求是自由和平等。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此《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可以对违法的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依法予以处罚。对能够确定驾驶人的,可以依照本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处罚。”这里的交通技术监控记录资料,主要是指交通监控摄像装置及安装在营运车辆上的记录仪器所记录的音像材料。
有关国庆日的规定不在宪法中,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采纳全国政协的建议,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决定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九日的第一次会议中,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认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的这个建议是符合历史实际和代表人民意志的,决定加以采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依法治国,前提是宪法教育。宪法教育是加强宪法意识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宪法教育并不是要从形式上强调宪法如何重要,也不是但凡每一个活动都要生硬地和宪法扯上关系,而是要认识到一个国家公民的法律素养需要从小培养,从小就把对法律的信仰融入生活、融入学习。如果公民不了解、不熟悉宪法,怎么能真正做到依法治国?从这个角度来说,加强对学生的宪法教育,意义不言而喻。中小学是进行宪法教育的最佳场所,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最佳时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母法。在法治教育中,应将宪法教育和其他部门法教育有所侧重,分清主次关系和轻重,突出宪法教育。对中小学生而言,要求掌握宪法知识,建立宪法信仰,为最终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公民的宪法意识,这是培养社会合格公民的重要一步,对于国家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83人已浏览
1,490人已浏览
1,154人已浏览
4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