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它是指调整宪法关系的各种规范的总和。 2、宪法关系是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3、以宪法关系的主体为标准,通常把宪法关系分为如下类型: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的法律总纲,不直接规定对犯罪的认定和对犯罪人的处罚。 如何认定犯罪、处罚犯罪人,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我国宪法规定的国家基本制度有: 1、社会主义制度; 2、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权组织形式——政体); 4、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组参政); 5、民族区城自治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包括:公有制为基础地位,多种经济共同发展格局;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等)。
依据宪法责任具有的政治和法律这两项属性,将宪法责任分为因直接违宪的宪法责任和间接违宪进行追究的宪法责任。这类分类以宪法责任的本质为出发点。直接违宪规范的宪法责任,指宪法责任主体的行为违反宪法规范而直接承担的宪法责任,即法律意义上的责任。当立法机关制定出的相关法律与宪法的明文规定相违背,立法机关就要承担因直接违宪所带来的宪法责任,此种责任一般通过普通法律责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在宪法责任的追究制度上,宪法监督部门以一般的追究机制追究宪法责任承担主体因直接违宪所产生的宪法责任。间接违宪进行追究的宪法责任,这类责任一般是政治意义上的责任,指各种主体的一般行为并没有直接的违反相关宪法规定,只是宪法责任追究的各类主体根据宪法规范强行使责任主体承担一定的责任。如弹劾程序中,一旦国家决策人的行为虽然并未直接的违反宪法的相关规定,但对国家的利益却带来了损害,遭到人民的抵制,国家监督机构可通过宪法责任追究程序中的弹劾程序,依法对国家领导人追究相应的宪法责任。因此,直接违宪的宪法责任和间接违宪进行追究的宪法责任可以共同构成宪法责任。而宪法责任与一般法律责任之间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此。
有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勤政廉洁;有利于政府取信于民;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从宪政的角度来时,国家的管理是在宪法的保障下由公民来进行的。其中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公民对国家事务管理的建议权和监督权。通过两权可以实现公民对国家的管理,同时也使公民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免遭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不法侵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6人已浏览
1,158人已浏览
785人已浏览
84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