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诉讼(仲裁)的流程是先寻求“调解”,不能调解的则安排”开庭审理“,最后”裁决“。 1、所谓“调解”就是协调解决的意思,一般就是说服双方达到可...
劳动争议案件诉讼流程: 一、向法院提交起诉状; 法院受理起诉并依法审理; 法院人员根据审判结果作出判决。 需要注意的是,劳动争议案件必须先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纠纷仲裁与诉讼程序如下:劳动争议发生后申请仲裁是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的前置程序,也就是说劳动争议发生应该先到劳动仲裁去申请立案,开庭,裁决后,如果不服裁决,才可以到当地的人民法院上诉,法院才会受理,直接去法院申请劳动仲裁是不会被受理的。最高院司法解释有明确规定:第一条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发生的下列纠纷,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发生的纠纷;(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纠纷;(三)劳动者退休后,与尚未参加社会保险统筹的原用人单位因追索养老金、医疗费、工伤保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险费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仲裁是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仲裁机构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1、起诉要求和内容起诉必须满足以下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被告的具体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的管辖。起诉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书,根据被告人数提交复印件。2、提交证据诉讼的当事人应详细阅读法院送达的《民事诉讼案件举证通知书》,并按其规定全面向法院提供证明其主张或反驳对方的证据资料等证据。3、辖区劳动争议案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辖区,劳动合同履行不明确的,由用人单位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辖区。4、诉讼时效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即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1.案件有前置程序,即先到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一裁终局的案件,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只能申诉)。超过15日没有起诉的,仲裁书发生法律效力,等同于法院判决书。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2.向法院起诉的程序:持仲裁书、仲裁委员会的送达回证、民事起诉状向人民法院立案庭提起诉讼,然后按法院的指示进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23人已浏览
307人已浏览
10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