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一定比例(150%、200%、300%)支付职工加班工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一定比例(150%、200%、300%)支付职工加班工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法规定每日工作不超过8小时,加班应当支付加班费。标准为(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3)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加班费怎么计算?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的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照以下标准支付工资:(1)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的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的时间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的工资(2)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假日工作,不能安排补充工作的,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的日或时间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3)用人的时间工资标准的劳动者按照法定的工作时间工资标准支付。实行计价器工资的工人,完成计价器定额任务后,用人单位安排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按照上述规定的原则,分别按本人法定工作时间计价器单价的150%、200%、300%支付工资。经劳动行政部门批准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时,其综合计算工时超过法定标准工时的部分,应视为延长工时,按本规定支付工人延长工时工资。执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工人,不执行上述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7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1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