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举证责任应根据情况,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第6条第3款规定,使用者应书面记录支付工人工资的金额、时间、收件人姓名和签字,保存...
因工资支付发生争议,用人单位负有举证责任。用人单位拒绝提供或者在规定时间内不能提供有关工资支付凭证等证据材料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劳动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1年,但是,该规定第4款同时将追讨劳动报酬的时效排除在外了,即,劳动争议时效为一年;而在职期间追讨劳动报酬的,不受前述规定的限制,但是,解除劳动关系的,申请仲裁的时效为双方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的1年内。 2、总的而言,如果你要追讨工资,应当在与公司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1年内提出都可以。 3、提醒一点,虽然你在离职后1年内可以要求在职期间所有时间段内的工资,但是,用人单位只承担2年内的工资凭证及考勤记录的举证责任,即,超过2年前的拖欠工资等需要你自己举证,如果举不出证据,即使时效上可以追究,但证据上也很难支持。因为劳动者往往是很难拿到自己加班及公司拖欠工资的证据的。
如果是涉及工资拖欠的民事诉讼或者仲裁的,对于工资的具体数额应由劳动者进行举证。但是如果涉及工资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对方当事人主张该证据的内容不利于证据持有人,可以推定该主张成立。
对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工资劳动争议,劳动者无法提供证据证明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有证据证明一方当事人持有证据无正当理由拒不提供,推定另一方所主张的事实成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0人已浏览
293人已浏览
317人已浏览
1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