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传唤是司法机关通知诉讼当事人于指定的时间、地点到案所采取的一种措施。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七条之规定“对于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B执行可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且中止执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中止执行 D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情况紧急,需要当场实施的,行政执法人员应当在二十四小时内向行政机关负责人报告,并补办批准手续。行政机关负责人认为不应当采取措施的,应当立即解除。
行政强制措施可诉是说行政强制措施属于行政强制内容,是具体行政行为,针对行政强制措施可以提前行政诉讼。
行政法律关系概念可以从如下方面解释和理解: 1.行政法律关系是受法律调整或约束的一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比较 行政法律关系不同于行政关系。行政关系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能和接受行政法制监督而与行政相对人、行政法制监督主体发生的各种关系,以及行政主体内部发生的各种关系。行政关系构成了行政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四类:第一类是行政管理关系;第二类是行政法制监督关系;第三类是行政救济关系;第四类是内部行政关系。 行政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而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调整的结果。行政法并不对所有行政关系作出规定或调整,只调整其主要部分。因此,行政法律关系范围比行政关系小,但内容层次较高。 特征编辑 1、主体的恒定性与不可转化性。即关系中必有一方主体是行政主体,不以行政主体为一方当事人的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律关系,而且在我国,原告只能是行政相对人,被告则只能是行政主体,他们之间不能互为原被告(与民诉不同之处) 2、主体资格的受限制性。在我国,只有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3、主体地位“平等下的不平等性”。 (1)、主体双方各自权利义务性质不完全相同。 (2)、主体双方权利义务的数量不能相等,且一方所具有的权利义务是另一方所不具有的。 特征:1、行政主体是组织,而不是个人 2、行政主体是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的组织,是行政权的归属者。 3、行政主体有权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代表国家并独立行使职权 4、行政主体能以自己的名义单独参加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7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20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