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公司是无权这样做的。如何公司罚款不合理的话,是可以投诉的。2008年1月15日,国务院516号令废止了《企业职工奖惩条例》在日常管理上,很多...
1.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应向职工公示,并且制定程序应合法适当。 2.职工的违规是否造成企业的损失。 3.处罚的结果应合理。 《企业职工奖惩条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企业、公司对员工罚款是否合理要看3点:一是程序要合法,企业制订规章制度必须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奖罚的条例需要职工共同确认;二是内容要合法,制订的规定不能违背或与法律相抵触;三是奖罚的条例必须公示,要有书面文件,口头的东西不能作为依据。 国家法定节假日的三倍工资是劳动法规有明文规定的,企业规章制度上没有也必须遵守
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过程中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要求劳动者一次性赔偿的,应予支持,但赔偿数额由人民法院根据劳动者的过错程度、造成损失的大小等具体情况酌情进行确定。 公司处罚员工,要按公司的规章制度的规定来处理。同时公司的规章制度要经民主程序,要向员工公示,才能用来管理员工。若员工有过错给公司造成损失,应按损失大小与过错比例来承担责任,但要求员工全赔则不合理。
为了调动公司员工的积极性,维护公司利益和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每个公司都会制定一个规章制度。但是,所谓的公司规章一般是以规范员工为主要内容,要是员工有违反表现就要依照规章进行处理。那么,要是规定违反规章将要对员工进行罚款的,这样合理吗?一、用人单位无权对员工做罚款处理 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劳动法上的用人单位不是行政执法机关,无权对职工的违法行为进行罚款。所以,在实际中遇到公司对违反规章的员工进行罚款处罚的是违反法律规定的。 根据《行政处罚法》第8条规定,罚款是行政处罚的种类之一,只能由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行政管理机关或者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机构行使。 二、我国法律上的罚款规定 1.罚款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并不是所有的组织和个人都有罚款的权力,也不是所有的行政主体都有罚款的权力,只有那些经过法律、法规或者规章授权的行政主体才有罚款的权力。而我们现实中的很多不具备上述特征的组织行使罚款的权力的就是在违反法律规定。 2.罚款的对象只能是行政管理相对人。特定的行政主体行使罚款的权力也不是没有限制的,其只能对行政管理相对人进行,任何组织都不能对其所属的成员进行罚款,具有罚款权力的特定行政主体也不例外。 3.罚款的原因只能是针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罚款的本质是一种行政处罚,这一性质决定了罚款只能是针对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而对其他行为,即使是违法行为也不能进行罚款。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名目繁多的罚款,大多数是针对非违反行政管理法规的行为而实施的罚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24人已浏览
327人已浏览
545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