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合同无效时,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仍然有效。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1. 合同...
不符合以下条件,则仲裁条款无效: 一、仲裁条款有明确的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二、仲裁条件约定了仲裁事项,也就是写明了对什么内容申请仲裁。 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合同中,仲裁条款的有效性如何确定呢?根据《仲裁法》第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时,必须确保仲裁协议中包含以下三项内容: 首先,要有明确的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这部分内容通常在合同的仲裁条款中提出,表示双方当事人有权在纠纷发生后,向某一仲裁机构申请仲裁解决纠纷。不过,在条款中不能既约定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又约定向某一法院提起诉讼,否则仲裁条款将被视为无效。 其次,要有仲裁事项。即提出对什么内容申请仲裁。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必须明确对合同履行过程中所发生的纠纷申请仲裁。例如,合同当事人属于长期合作关系,前后签订了含有仲裁条款的新合同,且两合同的履行具有一定的交叉性。这样,一旦发生合同争议,就会出现合同当事人既要进行仲裁,又要到法院诉讼的情况。因此,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产生,合同当事人在约定仲裁协议时,应将对前期没有约定仲裁方式的前合同一并写入新合同争议条款中。 最后,要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双方必须选定一个仲裁委员会,换句话说,所选的仲裁委员会必须有明确的名称,并在仲裁条款中写明所选定的是哪一个仲裁委员会。如果仅约定仲裁地点而没有约定具体的仲裁委员会,或者约定两个仲裁委员会的,则视为没有选定仲裁委员会。
合同无效,违约条款继续有效。在合同无效的情况下,有三种条款是有效的: 1、合同中独立存在的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 2、因合同无效返还由该合同取得的财产; 3、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责任。 违约条款属于上述第一项中的争议解决条款,即使合同无效,违约金条款也继续适用。守约方可以向违约方主张赔偿责任。
在我国,有效合同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能够产生合同的法律效力。相反,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件的合同被称为无效合同,无论确认还是可能产生的后果,都应受到注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3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无效的。但是,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则除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4条,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也是无效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5条,无效的或者被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56条,民事法律行为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 因此,如果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可以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人已浏览
177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5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