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劳动者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中,劳动者属于弱势群体,处在劣势地位,劳动者要留心保全加班证据,如考勤表复印件、加盖公章的安排表、工资条、通知的电子...
对于维护伤残者的合法权益法律规定如下职工工伤与职业病残致程度鉴定标准(试行)》是按照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 八个五年计划纲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的,因此在实践中也经常发生,用人单位侵犯劳动者权益的事件。以下是劳动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法律条款:一、用人单位必须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劳动者可以要求订立无固定期劳动合同;三、试用期不再随便适用;四、用人单位不能随意以违约金条款限制劳动者辞职;五、用人单位违法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辞职;六、用人单位不能随意以内部规章制度约束处罚劳动者;七、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要求赔偿金;八、劳动者可以理直气壮要求用人单位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凭证转移档案和保险关系;九、劳动合同终止也可以要求经济补偿金;十、劳动者应得的钱可以及时拿到。
劳动者要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劳动权益最好做好以下三点: 1、依法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2、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3、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劳动者要及时通过公权力途径(提起仲裁或是向法院起诉)来解决,切莫冲动意气用事。特别提示:当遭遇特别复杂情况时,建议到当地工会、妇联、法律援助中心等机构寻求帮助,或是到律师事务所进行面对面的。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 (2)调解。双方不愿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 (3)仲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3人已浏览
1,079人已浏览
1,660人已浏览
8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