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劳动争议二审程序的流程主要包括了:受理上诉→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审理→裁判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
纠纷的二审就是离婚案件经一审审理并做出判决后,原告或被告对判决结果不服,在判决生效前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上级法院重新进行审理的过程。离婚纠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纠纷调停手续:(1)调停申请:指企业劳动争议双方当事人口头或书面向企业劳动争议调停委员提出的调停请求。但是,调停不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阶段,双方当事人可以申请调停,也可以申请仲裁。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收到当事人的调解申请后,才能受理并行使调解。(2)案件受理案件受理是指企业调解委员会在收到调解申请后,经审核,决定接受案件申请的过程。调停申请可以由双方当事人共同提出,也可以由一方提出,但必须在双方合意的情况下。在调停委员会受理审查中,主要审查三个内容。一是调停申请人的资格,二是争议事件是否属于劳动争议事件,三是争议事件是否属于调停委员会受理的范围。调解委员会在对案件进行审查后,就可以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及时将决定通知双方当事人。(3)进行调查:案件受理后,调解委员会的首要任务是做了调查工作。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争议双方当事人争议的事实及对调解申请提出的意见和依据;调查争议所涉及的其他有关人员,单位和部门及他们对争议的态度和看法;察看和翻阅有关劳动法规以及争议双方订立的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等。(4)实施调停实施调停是指召开调停会议调停争论双方的分歧。调解会议一般由调解委员会主任主持,参加人员是争议双方当事人或其代表,其他有关部门或个人也可以参加。实施调停有两个结果。一是调停达成协议,此时必须依法制作调停协议书。二是调解不成或调解达不成协议,这时要做好刻录,并制作调解处理意见书,提出对争议的有关处理意见。(5)调停协议的执行调停协议达成后,争论双方当事人应根据达成的调停协议书内容自觉执行。
在遇到劳动争议的时候,可以向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而对仲裁裁决结果不服的情况下,也是可以向法院提起劳动诉讼。而不管是劳动仲裁还是劳动诉讼,其实都是有一定的程序。那么劳动诉讼的程序是怎样的呢?请跟随小编一起在下文中进行了解。劳动争议诉讼程序是处理劳动争议的最终程序。《劳动法》规定,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和处理一般民事纠纷一样,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一审程序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在一审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状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姓名、法人名称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原审人民法院名称、案件编号和案由,上诉的请求和理由。上诉状应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交,并按对方当事人或代表人的人数提交副本。二审人民法院做出的判决为终审判决。审判监督程序是当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需要再审时所进行的程序。当事人也可以申请再审,但须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两年内提出。上文中小编已经做出了介绍,主要包括起诉和受理、审理前的准备、开庭审理以及做出判决。当然要是对一审法院做出的判决不服的的话,也是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这也是对自己权利的一种救济。
1、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2、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当事人一方也可以不经调解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8人已浏览
265人已浏览
134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