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法规定:第三十六条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
公司强制员工周末加班不得请假是不合法的,劳动法规定不得强迫员工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执行劳动定额标准,不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劳动者加班。用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很高兴为您解答人员的加班管理办法:公司对从事加班的员工实行发放加班补贴或安排补休的方式进行加班补偿。 1、加班补休:加班补休是员工因公休日加班而不能正常休息所享有的一种补偿方式。 (1)、补休时间计算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加班审批表及加班记录统一进行核算,并按月将员工应享受的补休时间通知部门。 (2)、正常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及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按照劳动法相关的规定核算加班费,不折算为补休。 (3)、各部门员工申请补休应提前报部门及人力资源部审批后,方可执行。若未经人力资源部备案的补休,按事假处理。 2、加班费:公司给予加班员工发放经济补贴的一种加班补偿方式。公休日加班以安排补休为优先,补休时间按照加班时间折算,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下述第五条的规定核算加班费。
以下是对于员工加班管理办法的回答 加班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一)目的 为提高效率,兼顾公平,对员工额外劳动进行合理补偿,保障员工身体健康,保证公司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职责 1、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的加班管理,对本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加班情况进行例行监督检查,同时按规定将本部门人员的加班情况报至行政部。 2、行政部协助各部门作好员工加班管理工作,不定期检查加班管理制度在各部门的执行情况,对加班异常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部门经理负责对所管部门及基层单位加班的人员、频次、时间安排进行建议,行政部和总经理进行审批。 (三)适用范围 公司全体员工。 (四)原则 1、效率至上原则。各部门须有计划的组织生产经营、开展各项工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时利用率,对加班加点从严控制。 2、健康第一原则。各部门在安排加班时,必须结合加班人员身体状况,对加班频次、时间长短及与正常上班时间的间隔做出合理安排,保证员工的身体健康。 3、调休优先原则。员工加班后,应优先安排调休,确因工作需要无法调休的,再以加班计算。 二、文件内容 (一)加班认定 1、各部门只有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时,才能允许员工加班: ⑴在正常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内工作不能间断,须连续生产、运输或作业的; ⑵须利用休息时间和节假日停产时间进行基地苗木养护,设备检修保养、工程施工的; ⑶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其他原因,威胁生命财产安全或有可能造成较大负面影响,需要紧急处理的; ⑷为完成公司下达的紧急任务的。 2、值班不属于加班,对被安排值班的员工,发放值班补贴。(值班是指公司为临时负责接听、协调、看门、防火、防盗或为处理突发事件、紧急公务处理等原因,安排有关人员在夜间、公休日、法定休假日等非工作时间内进行的值班,它一般不直接完成生产任务。)
加班的定义:加班,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外,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或法定休假日工作的。称为“加班”。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应该与劳动者协商,并且依法支付劳动者加班费; 2、加班费的计算方式: 工作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1.5倍; 双休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2倍; 法定节假日加班费的计算方式:月工资÷21.75÷8×加班小时数×3倍,但对于强迫员工义务加班是违反法律的。 3、关于加班费的证据: 证明加班时间方面的证据主要包括:考勤表、考勤卡、加班审批单、加班通知、监控录像、证人证言、加班时所做工作形成的书面文字记录、电子邮件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04人已浏览
871人已浏览
402人已浏览
6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