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公民对公房仅享有使用权和租赁权,并没有所有权,而使用权和租赁权依据我国法律规定是不可以继承的。所以公有住房不属于遗产,其所有权人为国家,被继...
遗嘱不经过公证可以继承房产,自然人有自愿立遗嘱的权利,公证并不是遗嘱生效的必要条件。 我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房屋居住权并没有被列入法定继承的范围之内。遗产是指公民离世时留下的个人所有且具有合法性的财产,而居住权则是指他人所拥有的房产以及与其配套的设施具有占有和使用的权益,但这个权益不具备可继承性或买卖性。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居住权人有权依照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对他人的住宅享有占有和使用的用益物权,从而满足其日常生活所需的居住条件。 居住权本身是无法进行转让或继承的。 设立了居住权的住宅也不得用于租赁,除非双方当事人另有特别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三百六十九条 【居住权的转让、继承和设立居住权的住宅出租】居住权不得转让、继承。设立居住权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1、公房一般不可以遗嘱继承。因为我国法律明确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而公房一般不属于公民个人财产,因此公房无法进行继承。 2、
1、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 2、继承人和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主要是指继承人、受遗赠人的债权人、债务人,共同经营的合伙人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人已浏览
236人已浏览
70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