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赔偿责任得构成的要件如下:行政主体。 1·所谓行政主体是指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职务违法行为。所谓职务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执行...
(一)行政不作为侵权成立只有行政不作为侵权成立,才能涉及由于行政不作为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承担问题。同时应注意行政不作为侵权与民事侵权的区别,...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赔偿责任得构成的要件如下: 1、行政主体。所谓行政主体是指执行行政职务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职务违法行为。所谓职务违法行为是指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它是行政赔偿责任中最根本的构成要件。 2、损害后果。确立行政赔偿责任的目的在于对受害人受到的损害进行赔偿。因此,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前提。损害包括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物质损害与精神损害、直接损害与间接损害。 3、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联接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的纽带,是责任主体对损害后果承担赔偿责任的基础与前提。 行政赔偿是指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政机关作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有: (一)主体要件。 实施行政侵犯行为的人,必须是在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中,侵犯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行政机关及行政执法人员。具体包括: (1)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其行政执法人员; (2)受行政机关委托执行行政职务的管理机构及其人员; (3)自愿协助行政事务的人员。 (二)行为要件。 行政侵权行为是行政赔偿责任最根本的前提要件。行政侵权行为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1)必须是执行行政职务的行为。既包括行政主体本身直接做出的职务行为,也包括行政工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组织所做出的履行职务的行为。 (2)必须是在法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职权,违法侵犯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 (三)损害事实。 损害的发生是行政赔偿责任产生的基础条件。损害包括人身损害与财产损害。 (1)必须是已经发生的、确实存在的损害。对于某种将来可能发生也可能未发生的不确定状态的损害,不能请求行政赔偿。 (2)损害必须是直接损害,不包括间接损害。
行政赔偿的构成要素分为三点:(一)行政侵权行为是构成行政赔偿责任的首要条件。包括三个要素:1、实施行政侵权行为的人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公务员或其他授权或委托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能的人2、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行政职务的行为3、行政侵权行为必须是违法侵害市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行为。(二)损害事实是指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侵权行为的客观损害。认定损害事实应注意以下几点:1、损害必须发生,确实有损害2、损害的权益必须合法,受法律保护的权益3、损害事实包括物质损害事实、人身损害事实和精神损害事实。(3)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348人已浏览
670人已浏览
8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