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先协商沟通处理,工伤的,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福利、护理...
【法律意见】单位或者个人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属于诈骗行为。涉及诈骗的数额达到二千元以上或者情节严重者,将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依据】《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工伤保险争议如何处理,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处理工伤争议有关问题的复函》(劳办发[1996]28号)规定: (1)职工和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问题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可向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诉或向工作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职工发生工伤事故后,因要求进行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与用人单位发生的争议,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3)职工对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伤残等级和护理依赖程度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依法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4)职工因工伤保险待遇给付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的,属于劳动争议,按照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职工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生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的争议,不属于劳动争议,职工可向上一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搜索 工伤认定是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进行行政确认,是职工遭受事故伤害后享有工伤保险待遇和发生争议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救济的前提条件。 劳动能力鉴定是劳动者因工负伤后,劳动鉴定机构根据国家鉴定标准,运用有关政策和医学科学技术的方法、手段对工伤职工伤残程度和丧失劳动能力程度进行综合评定,是给予受伤害职工保险待遇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进行完相应的鉴定后就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工伤进行保险理赔。
首先申请工伤认定 其次,在工伤认定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最后,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果出来后与用人方协商,协商不好就通过仲裁解决。 如果双方对劳动关系没有争议就直接进行工伤认定,如有争议,就要通过仲裁确定劳动关系。劳动部门对劳动关系要求比较严,一般要求先确认劳动关系,往往比较麻烦。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99人已浏览
766人已浏览
109人已浏览
38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