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明确工伤认定的法定情形。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情形可以认定工伤。 2、是要熟悉工伤申报、认定的相关程序。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
企业工伤事故内部处理流程如下:一、事故伤害发生后,单位主管及同事应协助受伤害员工于第一时间内,送往社会保险定点医院救治﹐伤情危急的可先送就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发生工伤事故应立即安排救治伤者,排除其余安全隐患。然后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之后的一个月内到企业注册地的劳动部门办理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
员工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处理, 1、发生工伤事故后,企业单位要及时报告工伤和职业病情况,不得瞒报和漏报;其次,工伤职工或其亲属申请认定工伤和享受工伤待遇;第三,企业工会组织可以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 2、报告、申诸的时间要求: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3、调查取证和认定工伤:劳动行政部门接到工伤报告和申请后,应抓紧调查取还,一般应在7日内,特殊情况下延至30日,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结论,认定工伤以书面形式通知。调查取证材料要包括:职工申请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核实;医院或医疗机构治疗工伤和职业病的诊断书及有关资料;企业的工伤报告和现场调查情况。 4、工伤争议处理:对两种争议应适用不同的程序。一是企业单位不同意工伤职工的要求时,职工或其亲属应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结论不服的,双方当事人应向法院上诉。二是企业或职工对于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定工伤或者确认支付待遇的决定不服的,应向上一级劳动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结论不服的,向法院提出行政诉讼。
工人和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企业医疗所、医院、特约医院或特约中西医师就医时,所需的医疗费、手术费、住院费、普通药费由企业行政或管理人员承担;贵重药费、住院膳食费、医疗路费由本人承担。如果他们的经济状况确实有困难,他们必须由劳动保险基金酌情补贴。患病及非因工负伤的工人职员,应否住院或转院医治及出院时间,应完全由医院决定之。当工人和职工因工伤或非工伤停止工作医疗时,停止工作医疗期间连续不满六个月的,根据其工龄长短,由企业行政或资方支付病伤假期工资,金额为本人工资的60%至100%;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超过六个月的,由劳动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疾病或非工伤救济费,金额为本人工资的40%至60%,直至可以工作或确定为残疾或死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