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离婚债务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具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
提起离婚诉讼后,法院将在开庭审理后出具判决书。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书的,应当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上诉应当提交上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首选是不服一审判决上诉,二审法院将对案件进行审理,确定一审判决的事实是否清楚,适用法律是否正确。如果事实明确,没有充分理由认定夫妻关系确实破裂,另一方不同意离婚,二审法院很有可能判决维持原判。那么,如果坚持离婚的一方仍然坚持离婚,只能在二审法院判决生效后六个月提起离婚诉讼。2、第二种选择是不上诉一审判决,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再次提起离婚诉讼。
一审不准离婚二审应当判决离婚的如何处理当事人不服一审不准离婚的判决而上诉的,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应当如何处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85条规定:“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上诉后,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与子女抚养、财产问题一并调解,调解不成的,发回重审。”根据该规定,凡是一审法院判决不准离婚的,而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准予离婚的,且经调解无效的,就应当将案件发回重审。之所以如此规定,是因为离婚案件是一个复合之诉,其既包括当事人关于离婚的争议,也包括关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其他争议问题。在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情况下,自然不会也无需对子女抚养、分割问题作出处理。但二审中,如果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准许离婚的,就应当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作出处理。但由于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二审法院显然不能直接对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在二审中一并处理,否则就会使得子女抚养和财产分割问题实际上一审终审,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二审法院只能首先调解,如果调解不成的,就发回重审。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上述问题,审判实践中已经有了新的处理方法。即一审判决不准离婚的案件,一方上诉后,二审法院认为应当判决离婚的,首先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原则,将婚姻关系与子女抚养、财产分割问题一并进行调解。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17条第2款规定,下列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而应由一方以个人财产清偿: 1、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 3、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济活动,其收入确实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4、其他应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4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6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