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如果职工被错误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用人单位所得税法》的规定。用人单位所得税税率为25%,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用人单位,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用人单位所得税税率减按20%。 用人单位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分为两种,一是查账征收,另一是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的,应交用人单位所得税等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计算缴纳,应纳税所得额等于收入减成本(费用)减税金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加(减)纳税调整额;按月(季)预缴时:应交用人单位所得税等于利润总额*适用税率。 用人单位所得税是对我国内资用人单位和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纳税人范围比公司所得税大。 用人单位所得税纳税人即所有实行独立经济核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内资用人单位或其他组织,包括以下6类:国有用人单位;集体用人单位;私营用人单位;联营用人单位;股份制用人单位;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其他组织。
用人单位缴纳社保的计算公式为:用人单位所缴部分=工资*社保缴费比例。 具体比例如下: 1.养老保险金——单位20%,个人8%; 2.医疗保险金——单位8%补充医疗1.2%=9.2%,个人交2%; 3.失业保险金——单位2%,个人1%; 4.工伤保险金——单位0.6%; 5.生育保险金——单位0.9%。 养老的比例全国基本一致,其他的比例略有不同,以当地规定为准。
最高《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四)》第5条第1款规定:“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原用人单位未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第38条规定与新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新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终止,在计算支付经济补偿或的工作年限时,劳动者请求把在原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合并计算为新用人单位工作年限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2款规定,劳动者仍在原工作场所、工作岗位工作,劳动合同主体由原用人单位变更为新用人单位的,应当认定属于“劳动者非因本人原因从原用人单位被安排到新用人单位工作”。因此,劳动合同主体变更应当连续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2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167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