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过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明确规定的; 3、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
1、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过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明确规定的; 3、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者有以下情形的,用人单位不得裁减: 1、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的; 2、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4、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5、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 6、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标准全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否则,将构成克扣工资的行为。但在下列情况下,用人单位减发工资,不属于克扣工资的行为: (1)国家的法律、法规中有明确规定的; (2)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3)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经职代会批准的厂规、厂纪中有明确规定的; (4)企业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相联系,经济效益下浮时,工资必须下浮的(但支付给劳动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5)因劳动者请事假等相应减发工资等。
1、用人单位可以减发工资的情形:为劳动者代扣代缴个税;为其代扣代缴其个人的社保缴费部分;按法院的判决、裁定代扣抚养费、赡养费;或者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给单位造成损失,依法扣除其部分工资等。 2、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第十五条用人单位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一)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个人所得税; (二)用人单位代扣代缴的应由劳动者个人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三)法院判决、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四)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的其他费用。 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9人已浏览
313人已浏览
185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