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农村户籍迁出宅基地的处理是:户籍仍有亲属的,可以继续享有宅基地使用权;集体经济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审批、重新分配宅基地。...
宅基地农民只有资格权和使用权,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民手中的所有宅基地均由村集体分配,主要用于为农民盖房。中国的宅基地分配以家庭为标准。只有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宅基地农民只有资格权和使用权,所有权属于村集体,农民手里的宅基地全部都是村集体分配而来,主要是用来给农民盖房子。我国的宅基地分配是以户为标准,一户一宅,必须是村集体成员才能有资格获取。那么如果农民将户口迁出的话,也就意味着失去了村集体成员的身份,自然就没有了宅基地的资格权和使用权,但是有一种情况例外,比如说家庭成员只是个别迁出,并没有全家都迁出,那么家庭中其他成员仍然享受宅基地的权利。
依据法律规定:承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如果村委会的行为违法,可向法院起诉。
补偿的对象根据宅基地退出的不同情形分为以下几种: 一是自愿退出宅基地到城镇买房或自愿退出宅基地住农村集体建设公寓房的农户; 二是“建新拆旧”过程中,愿意使用低于规定面积标准的宅基地的农户。 2017年新政:自愿退出宅基地补偿金标准各有不同! 针对进城落户的农民,如果落户是在市上或者区上的,将丧失农民身份,宅基地会被依法收回。但是如果是在县城落户,农民宅基地不强制收回,鼓励农民有偿退出,对于这些自愿退回宅基地的农民给予宅基地补偿金。 国家对于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宅基地改革的补偿政策展示还没有发布统一的标准,具体的宅基地退出方式和补偿办法还是由地方政策来实施的。就目前形势来看,全国多个地区正在积极的加速探索。 近年来,重庆、广东、江苏、四川、安徽等地相继制定了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流转的办法,以试点的方式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 这些地方的创新做法主要有:嘉兴通过“分与换”推进集中居住;义乌推进新社区集聚和探索“集地券”制度; 2017年新政:自愿退出宅基地补偿金标准各有不同! 江西余江积极探索有偿使用和退出机制;成都以统筹城乡综合改革推进农村产权流转;重庆实行地票制度,为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宅基地开辟了制度通道。据悉,“地票”价格平均在10万元/亩左右,最高13万元/亩,最低8万元/亩。 宅基地退出补偿按补偿方式可以分为:建设性补偿、实物补偿、货币补偿等。 实物补偿是指通过住房安置的方式,如天津“宅基地”换房,对退出宅基地的农民进行补偿; 建设性补偿是指以整理规划为推力,通过乡村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对农民退出旧宅基地进行补偿; 货币补偿是指以现金的形式对自愿退出农村宅基地的农民进行补偿。 3种不同的补偿方式相互结合使用,以达到保证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的实现的目的。 2017年新政:自愿退出宅基地补偿金标准各有不同! 福建省晋江市大埔村便是很好的例子,他们探索了宅基地有偿退出、置换机制,村委会规划专门用地作为村民住宅小区,集中建设住房,村委会和村民签订协议,村民将现有宅基地和房屋退出,用于置换住宅小区的新房,不愿意置换的,可通过宅基地有偿退出机制领取补偿款。 以目前已经实施宅基地有偿退出的地区案例来看,2017年的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不外乎是以置换住房、置换社保等保障农民生活基本要素的补偿方式,而具体实施的办法还是需要由地方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制定适合地方民情特点的方式来实施。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3人已浏览
480人已浏览
421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