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国法律对于工伤补偿平均工资怎么计算的有关规定,《工伤保险条例》确定的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
计算经济补偿金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指的是按劳动者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正常工作期间平均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各种补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平均工资=(前12个月的工资 奖金 补贴 津贴 加班加点工资/12社会平均工资通常是指某一地区一年内所有员工的工资总额除以该期间员工人数后的平均工资。通过该时期该范围全体职工的工资总额与职工平均人数之比而得到。
平均工资的统计一般指的是税前工资,而且不论是以货币形式的支付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的,均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其次还包含了社保、公积金等,所以平均工资明显高于个人实际收入。 目前,中国社保由单位和员工个人共同缴纳,五项社保的具体缴费比例各地有所差别,但大致分别为养老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个人工资的20%和8%,医疗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约10%和2%,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分别缴纳2%和1%,生育保险:单位缴纳约0.8%,个人不缴费,工伤保险:单位缴纳2%,个人不缴费。 公积金各单位缴存比例不一,以广州为例,单位及个人能的缴存比例可在5%-20%自行选择,每个单位原则上只能选定一个单位缴存比例,个人缴存比例应当等于或者高于单位缴存比例。 月平均工资计算公式:职工月平均工资=职工年平均工资/12个月。
平均工资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1、《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七条工资必须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日期支付。如遇或休息日,则应提前在最近的工作日支付。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2、《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3、《》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3人已浏览
404人已浏览
540人已浏览
1,5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