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用人单位应在三十日内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 用人单位未申请的,工伤职工可在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申请工伤鉴定,要求公司支付工伤赔偿。若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时效(单位1个月内,职工本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要确定是工伤,单位是否按照正常程序给你上报了工伤。 如果已经上报了工伤,并且已经确定是工伤了。单位要是不赔偿的,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要求仲裁。或者是工伤,也符合工伤的条件,但单位不给申报工伤的,也是先到劳动争议仲裁会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会协助你处理这个问题。 但仲裁会员会调节后或者已经下达仲裁决定书,但是,单位还是拒不赔偿的。你可以起诉到法院,由法院来判决赔偿。法院判决后还是不赔偿的。可以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就会查封单位的账号,或者扣押单位的财产来赔偿你的工伤赔偿款。
可以要求工伤赔偿。应当先申请工伤认定:单位在一个月内没有申请工伤认定的,受伤职工应当在1年内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后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鉴定),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具体伤情确定伤残等级,然后根据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工伤待遇。工伤待遇主要有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治疗期间工资待遇不变;构成伤残等级的,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构成伤残等级并解除劳动关系的,有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伤就业补助金。
工伤保险待遇包括:1.医药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用人单位未办理工伤保险,由用人单位全额垫付;2.停工留薪期内(治疗期间、康复期间)工资按原待遇发放(需到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3.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单位负责;不需要护理的不再支付4.住院期间伙食补助费、交通费按当地标准发放,各地略有不同;5.工伤赔偿:(前提是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有伤残等级的)(1)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例如:10级工伤为7个月本人工资。(2)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还可以再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具体的金额由当地制定,地区不同,赔偿额度也不同,可咨询当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0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481人已浏览
5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