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员工中途离职,若职工符合用人单位规定的领取条件的额,可以拿到年终奖;若不符合的,则不能领取。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
员工中途离职,若职工符合用人单位规定的领取条件的额,可以拿到年终奖;若不符合的,则不能领取。年终奖的发放额度和形式一般由企业自己根据情况调整...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员工因自身的原因离职。如提前三十天通知单位解除合同、自身因病解除合同、自身不能胜任工作、严重违纪、严重失职等。此时,可以认为员工没有遵守当初的约定,构成违约,由此带来的否定性后果就是“得不到年终奖”。这可以说是员工自身可得利益的丧失。 (2)员工因单位的原因离职。如单位克扣工资、不提供劳动条件、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性裁员、客观情况下发生重大变化裁员等情况导致员工离职,应该认定单位违约,单位应当支付一定比例的“年终奖”给员工。 (3)其他原因。主要是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关系、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况。 对于“试用期解除”,由于我国限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年终奖支付的问题,除非规定工作一定时间就有一定数额的年终奖。 对于“协商解除”,要分清是谁先提出的。如果用人单位先提出协商解除,笔者个人认为应该支付离职员工年终奖,除非协商协议中对此有明确的可以不支付规定;如果劳动者先提出协议解除,则表明劳动者放弃了年终奖的利益,除非解除协议另有规定。 对于“终止”情况,一般来说,离职员工应该没有年终奖,此时双方都没有违约的情况,应认可其效力。
员工被开除可以向单位要年终奖,但是用人单位可以拒绝发放年终奖。年终奖属于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福利待遇,具有奖励及激励员工的目的,用人单位有权根据劳动者表现以及单位经营状况具体规定年终奖的发放条件,法律并没有规定必须发。《劳动法》第三条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第一,公司存在不当或者不合法之处对您的劳动权益造成了损害;第二,可以去劳动局投诉争取相关补偿或者赔偿,一般是工作一年补偿一个月工资,必要时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第三,专业律师可以为您提供详细的应对策略,避免争取权益的过程中所存在的法律风险并争取更多的解决补偿。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57人已浏览
553人已浏览
191人已浏览
1,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