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工伤。只有职工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而伤亡,或因醉酒导致...
我国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原则,即发生工伤,不管行为人有无过错,只要有损害结果,就应认定为工伤。当然,我们应区别意外疏忽和蓄意违章两种情况,凡属...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违章操作受伤是否为工伤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工伤。只有职工因犯罪或违反治安管理而伤亡、或因醉酒导致伤亡、或自残自杀伤亡的才不得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不考虑劳动者是否有过错,劳动者不论是否有过错,只要发生工伤,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就应给予全额保险待遇。这里的问题关键是,工伤认定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对造成工伤事故负有一定责任,但我国在处理工伤事故、落实工伤待遇的过程中,实行的是工伤者“无过错责任”原则,即受伤者在享受工伤待遇时,不以受伤者是否违反了操作规程而受到影响。因此,该公司的做法是没有依据的,是错误的。 在工伤认定的政策规定上,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原劳动部1996年颁发《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第九条第五款规定,“蓄意违章造成负伤、致残或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劳动保障部2001年曾对这个“蓄意违章”作了解释,是指十分恶劣的、有主观愿望和目的的行为。2004年1月1日起实施的《工伤保险条例》,已取消了“蓄意违章”这一很难界定的说法,只在第十六条规定:“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醉酒导致伤亡的;自残或者自杀的”不得认定工伤或者视同工伤。 二、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工伤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违规操作也属于工伤。你把医疗费(实际支出为主)、护理费(住院期间一天一百或50,找一个人看护)、误工费(住院期间的正常工资,算宽了就3个月)交通费一天20(住院期间),如构成伤残等级10级一般劳动仲裁委判3.5万(一次医疗补助金,一次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实际是19个月的工资)一次结清,没有后账。他要不接受就让他告。没有劳动合同,工伤认定就2年。时间长。支付钱了的票据收好,赔偿协议签死,要有见证人,最好是工友。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工伤认定遵循两条原则,首先,要符合“三工标准”,即职工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而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工伤保险实行“无过错补偿”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无论工伤的引起是否因劳动者本人的过错、用人单位的过错以及第三人的过错,劳动者均应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员工受伤虽因违规操作造成,但符合上述工伤认定的原则,公司应为其申请工伤认定,保证员工合法的权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630人已浏览
56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