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报工伤不需要劳动能力鉴定。职工或用人单位在受损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出工伤认定协查通知书,调查核实提...
工伤鉴定结论未下来能辞职,但不建议辞职。因为劳动能力鉴定确定伤残等级后,劳动者享受伤残待遇,劳动者在此期间辞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能力鉴定是工伤职工享受伤残待遇所必需的,是工伤职工获取伤残待遇的前提和基础。工伤职工有配合鉴定的义务,工伤职工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是确定伤残等级的必经程序,只有确定工伤残等级才可以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没有进行伤残等级鉴定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只能享受工伤医疗待遇。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则应当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保险条例》第40条规定,工伤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1)丧失享受待遇条件的; (2)拒不接受劳动能力鉴定的; (3)拒绝治疗的。
工资不对可以直接找劳动局。如何申请劳动仲裁: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2、提交材料后,5个工作日仲裁委给予立案,然后给双方举证期,给对方答辩期;然后开庭审理;3、申请劳动仲裁期间,不耽误劳动者去新单位工作。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1.单位不及时申请工伤认定造成费用无法报销,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单位承担相关费用但是属于工伤的,要提供能证明是工伤的相关证据。 2.如果受伤不超过一年,可以自己去社保局办理工伤认定,拿认定书再申请劳动仲裁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用人单位未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人已浏览
1,215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5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