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企业80后员工如何管理

2022-03-22
我的建议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管理:一、深入了解80后90后员工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在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满足其合理需求。人在活动中,不仅能改造自然,而且还能实现自己的目的。80后90后员工成长在优越的环境中,他们的需求更倾向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性价值的需求。然而在市场经济及全球化的影响下,受到多元文化和价值的影响,他们对需求有些片面的理解,忽视了人的全面性发展和人生的整体需求,导致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经常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人生倾向。此时我们的管理者要深入到80后90后当中,运用灵活的方式方法,通过观察他们的言行举止,思考他们的处事方式,从而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分析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分析思考个体之间的差异和需求的不同,以便掌握80后90后思想需要的普遍性和不同个体需要的特殊性,从而为管理工作打下基础。对于合理的心理需求,应及时满足,对于积极的价值取向应及时鼓励。对于一些消极的、不切实际的心理需求和价值取向,管理者应采取“疏”和“导”的方式,引导其形成正确的思想动机,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自己的责任,从而为他们的人生提供导向,也为其心理活动提供“定位系统”,为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奠定基础。在此需强调,注重引导员工将个人发展的需求与组织发展的需求相统一,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双赢。在员工成长的各个阶段可通过科学的测试了解员工的心理需求,可采用职业兴趣测试、职业人格测试、投射测试等测试方法,科学的了解其职业兴趣、价值取向和心理需求。注重和员工的日常沟通,因人而异地采取智慧的语言和科学的方法,及时对员工的心理需求进行疏导或满足。做好以上工作的日常记录为员工职业规划提供基础支撑。在平时的工作中和员工多谈心,谈心时需注意方式和技巧,这里建议管理者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利用心理学知识研究员工的心理。从员工内心深处了解员工需要什么,给他们一些指导意见,做员工的良师益友。这样,管理者就容易取得员工的信任,员工就会听从管理者的号召。注重对80后90后员工心理需求的保密及各方面个人信息的保密,确保员工隐私的安全。二、关注员工的生理、安全等物质性价值需求,为其提供物质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经济发展不平衡也是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仍有部分人经济比较困难,个别80后90后员工可能就属于这部分人。他们经济不太宽裕但是却有着敏感的自尊,害怕别人会因此而瞧不起自己。对于这部分人我们要重点关注其物质性价值需求:帮助员工开展职业发展规划,确定组织发展目标和职业需求规划,为员工提供工作职位上的保障,使其觉得在公司工作个人的发展有前景;提供与组织发展和个人发展共需求的培训内容,确保员工知识的及时更新,保障其“人身”、思想上的安全;在薪酬管理上为员工提供有保障的物质激励,保障员工经济上的安全;在福利管理上关注员工住宿、饮食、出行等生活上的问题,解决员工生活上的后顾之忧;为其提供有益于个人成长且可增加其收入的兼职,以体现管理者的人文关怀。三、关注员工情感、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等精神性价值的需求,引导员工实现自我价值。大多数80后90后员工是伴随着物质的不断充裕和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而成长起来的,物质性价值的需求对他们的激励作用不大,精神性价值的需求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如:被团体接纳的需要,在团体中交到朋友,获得某种地位,在团队建设中能够体现个人价值,实现个人理想,取得团体成员的肯定和认同,得到团体成员的某种尊重。面对他们用传统的管理模式来约束和规范已经过时。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坚信成长也是报酬,心情也是工资,工作氛围也是福利。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应适应80后90后渴求成熟的愿望,给予员工一定程度的自由,培养员工自立精神,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如,安排新的、富有挑战性或探索性、尽可能由其全权负责的工作,但要切记不可安排过于复杂和传统的工作,尽量安排具有创新性的或需要创新改造的工作,管理者能够适度关注并在员工取得成绩时能及时对员工给予正面的、客观的、公开的肯定性奖励及绩效考核评定,这样可以引导员工自觉地把自我价值取向提升到“自我实现”的最高层次;和员工定期交换各方面的信息,消除彼此的心理隔阂,建立动态的心理契约。这样可以实时了解员工的需求和期望,也让员工实时了解企业的需求和期望,有利于企业重新评估自己的需要,调整对下属的期望,也有利于员工及时调整自己的需求,调整自身的规划;重视岗位工作轮换或为员工建立横向职业发展路径,使员工工作内容丰富化,让员工及时焕发新的活力、迎接新的挑战。而对于没有过人之处而又积极向上的员工,应使用鼓励这种驱除心理阴影的良药,帮助员工寻找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帮助员工建立自信心,让员工学会寻找自己的职业锚,关注自己,也懂得了关注他人,互相宽容和关爱。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管理,除了要求对员工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与调配外,更重要的是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使其充份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了解员工的需求,以需求引发动机,以动机引发行为,进而对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引导、控制和协调。在管理中应秉着和谐共赢的思想,充分利用他们所具有的优势,同时迂回着力的向其注入正确而有益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引导其为企业创造价值。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